硒是人體必須的營養(yǎng)元素,在體內施展著重要的生理、生化功能,如抗氧化、增強免疫力、抗衰老等。同時硒也屬于稀有元素,在地球上的含量少且分布不均,全世界有2/3的地區(qū)屬于缺硒地帶,我國缺硒地區(qū)占全國總面積的2/3,其中1/3為世界公認的嚴峻缺硒區(qū)。
當機體硒水平下降時會影響心肌、肝臟、甲狀腺等重要的生命器官的正常功能,導致多種疾病的發(fā)生。我國科學家通過補硒來治療和預防克山病、大骨節(jié)病等嚴峻危害人們健康的疾病,已取得非常顯著的效果。研究表明天天增補一定量的硒還可以使癌癥的發(fā)生率和死亡率下降50%。
植物是自然界硒循環(huán)生態(tài)鏈中將無機硒轉化為有機硒的關鍵載體,又是人類硒攝入的重要來源。因為硒化合物存在形式不同,它們在機體的生物利用度,功能有效性,代謝過程都會明顯不同,因此對于植物中硒形態(tài)分析對于指導人們補硒,保障人們健康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本文對于富硒大米中的各種蛋白的硒含量進行了測量,根據Osbrone對谷物蛋白質組份分類原則,嘗試著采取一種順序攪拌離心法分離提取大米中存在的四類蛋白,即清蛋白、球蛋白、醇溶蛋白和谷蛋白。采用電感耦合等離子質譜(ICPMS)作為硒的檢測方法,測定了四種蛋白提取液中各自的硒含量。運用排阻色譜與電感耦合等離子質譜聯(lián)用方法對于清蛋白提取液中含硒蛋白組份的分子量進行了測定,初步分析了清蛋白中含硒蛋白組份的分布。通過蛋白酶解和蛋白酸水解法開釋富硒大米及富硒酵母中結合在蛋白多肽鏈中的氨基酸,運用反相離子對色譜和電感耦合等離子質譜聯(lián)用方法對于酶解液及鹽酸水解液中含有的含硒氨基酸成份進行了定性及定量分析,初步探討了在富硒大米和富硒酵母中與蛋白結合的含硒氨基酸形式。
結果表明:富硒大米中的蛋白提取液的硒含量約占富硒大米中總硒量的73%,由此推測含硒蛋白是富硒大米中硒的主要存在形式,其中谷蛋白提取液中硒含量占總硒量的48%,是主要的含硒蛋白形式。對于清蛋白提取液中含硒蛋白組份的分析,從色譜圖中可以看出分子量分別為17.9 KDa、12.6 KDa、8.35 KDa的蛋白中含有硒元素,分子量為12.6 KDa的蛋白含硒量占清蛋白總硒量的50.2%,是清蛋白提取液中主要的含硒蛋白。分析結合到蛋白中的各種含硒氨基酸形式表明:富硒酵母中與蛋白結合的主要含硒氨基酸是硒代蛋氨酸,含量約占總硒量的46%;在富硒大米的酶解液中,只測定出硒代半胱氨酸,未檢測到硒代蛋氨酸的存在,另外還檢測出一種與硒代蛋氨酸留存時間相近的未知物質,可能是氧化的硒代蛋氨酸形式,但需要做進一步正確鑒定及分析。
關鍵字:富硒大米